热线电话:18810086519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焦点访谈

大学生社恐破解法典、看完从此不缺朋友

来源:郑州站 时间:2022-12-03 作者:本站编辑 浏览量:
这段时间总有同学让我写一篇关于“社恐”的文章,朋友圈也经常看到同学们发一些今天又“社恐”了的话语。看来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,作为心理老师理应做出一些回应。那么,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下“社恐”,并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应对“社恐”。

图片

Part01
什么是“社恐”
图片

图片

“社恐”是大学生朋友们对“社交恐惧症”的一种简称。社交恐惧症(social phobia),又称社交焦虑障碍(social anxiety disorder,SAD),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。社交恐惧症是患者对于社交场合的自主预期,所引发的紧张、焦虑和恐惧感,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。这些社交场合和情景包括:当众发言(怕说错话、怕嘲笑)、当众表演(怕出丑、怕不如人)、当众进食(担心不雅观)、聚会(怕出丑、怕说话、怕不如人)、约会(怕拒绝、怕对方误会自己)、面试等。当事人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,但仍反复出现,难以控制,往往非常痛苦,当必须参加时,还表现为预期性焦虑。本来当事人在社交场合下,出现焦虑和紧张通常也是正常的,可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反应却异常明显。如有紧张、焦虑、恐惧、尴尬、害羞等情绪体验,常常语无伦次、大脑空白,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,如脸红、心慌、出汗、发抖、坐立不安、回避目光对视。他们的思想负担非常重,害怕自己的言行得到负面的评价,怕做不好,怕被耻笑等等,他们习惯性的夸大了社交情境的消极后果,往往实际能力很好,与表现不相匹配,发挥失常。患者通常会有预期性焦虑,以及回避行为,往往持续6个月以上,影响到个体的学业、职业发展、婚恋生活等。



Part02
“社恐”有哪些表现形式


生活中的你,有过这样的场景吗?最怕被叫到进行自我介绍;当着大伙儿的面发个言,明明打了很多遍腹稿,话到嘴边却大脑空白;路上与认识的人迎面相遇,赶紧低头佯装看手机,为要不要打招呼思前想后;电话是个炸弹,响起的时候只想把它扔掉,经常假装没接到;如果要在众人面前发言,会感到浑身难受手脚冰凉,甚至肚子痛想上厕所;硬要跟不熟的人聊天,就会非常焦灼;不想成为任何场合的焦点,希望自己没有存在感;去任何社交场合,都希望有熟悉的人陪在身边;跟熟悉的朋友一起玩,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,我们就会很拘谨;很害怕陌生人来搭讪,会无所适从;遇到发传单的人,避免跟对方眼神接触;必须要说话的场合,准备好了,结果到现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;迫不得已要在大庭广众下说话,要提前焦虑很久;打电话或者视频的时候,突然让我们跟不熟的人聊天;家里来了不熟的人,需要自己去接待,全面崩溃;过年的时候,爸妈总是拖着我们去见他们的朋友;过生日,别人唱生日歌的时候,很尴尬,因为大家都在关注我;旁边有个话痨,就会很安心;超级羡慕那些会说话、擅长社交的人;逛街的时候,只要导购员过来搭话,就会想马上出去;害怕别人临时约自己,因为要马上给答复,来不及想理由拒绝;在朋友圈只点赞,不留言,怕一旦留言,就要聊起来;打电话的时候,如果对方不主动结束谈话,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;喜欢熟悉的环境,特别想回家,一到家就会特别放松;经常会被别人说成是“高冷、装逼、不好接近”;微信上,有时候没有及时回复对方,不是因为不喜欢对方,而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;进电梯,一进去就会站到最角落,生怕跟人接触;坐公交车,有的公交车下车的时候,需要你喊一声,司机才会在站台停车,很害怕要喊那一声;准备开门出去,听到对面邻居也要出来了,就会等一下,先不出门;跟朋友聚会,一群人出来,结果走着走着,只剩下两个人,最最尴尬。


图片

Part03
正确认识“社恐”
图片

所谓“社恐”就是社交焦虑症。并不是你有以上“社恐”的表现形式就认为自己是社交焦虑症,许多人口头上的“社恐”和真正的社交焦虑症差得很远。大部分人都在社交场合会有一些焦虑的表现,这是很正常的表现。面对不确定、新的场合、新的交往对象、新的话题,会有焦虑预期这是正常心理的正常表现,不必过于在意。其实,判断是社交焦虑症还是社交焦虑不难。假设你参加一个聚会,你在那里呆的难受,不自在,不知道说些什么,有些不舒服,但是你依然坚持参加了,并作为听众直到结束,那么这只能是说你有一些社交焦虑。当然,如果这个时候你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反应,如:心慌、流汗、手抖、一直想上厕所等等的症状,而且你极力要回避这种场合,甚至有时候假借各种托词先走,这时候可以说你可能患有社交焦虑症。因此,不要被自己的一些正常心理表现带偏了,给自己戴上了一个“社恐”的帽子,社交焦虑与社交焦虑症有很大差别,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,切不可形成自我暗示。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老师说:“社恐在某种意义上是很好的事情,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社恐,说明年轻人精神需求有了非常好的发展,不再满足于乡村社会人情世界,已经开始讲求精神的契合,讲求灵魂相伴了”。其实,80%的社恐人不必进行相关治疗,这部分患者虽然也有社交恐惧的相关症状,但可以通过做不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、减少社交活动频率等保持正常生活。



Part04
“社恐”的主要心理表现


1.恐惧心理。表现为与人交往时,尤其是大众场合下,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、害怕,以致手足无措、语无论次,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,出现躯体症状,回避正常社交。

2.自卑心理。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,想象失败的体验多,缺乏自信,总认为自己不行,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。

3.孤僻心理。有两种情况,一是孤芳自赏,自命清高,不愿与人为伍;另一种是属于有某种持殊的怪癖,使别人无法接纳。从而影响了社会交往。

4.害羞心理。表现为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,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,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。

5.封闭心理。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、情感掩饰起来,试图与人保持严格的距离。

6.自傲心理。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,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,自以为是,常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、紧张、窘迫,从而使交往变得困难,尤其表现在两代人的关系上。

7.敌意心理。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。表现为讨厌他人,乃至仇视他人,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;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、陷害他,从而逃避与人交往,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。

8.干涉心理。表现为专门打听、传播或干预别人的私事、秘密,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、厌恶情绪,影响彼此关系。



Part05
“社恐”的主要形成原因

1.家庭原因。社恐很大原因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。社恐可能是性格的内向,不愿意与人交往,或者不擅长与别人交往。这种性格的形成有可能是天生的,喜欢自己独立思考,或者是在家庭的成长环境中受父母影响,与父母相处时忽略了如何与朋友们交往,或者原生家庭造成了许多不好的回忆,致使性格上有些缺陷,不愿意也不擅长和其他人交往。

2.生理原因。由外貌、身高、体味、生理缺陷等原因可能导致心理自卑,出现社交焦虑。“郎才女貌”等传统思想让女 孩子对于外貌关注度较高,如果肤色、身材、身高距离自己期望太远,对自己接纳不够,则会产生自卑情绪。生理缺陷如口吃、残疾等,对于男孩和女孩都容易导致社交恐惧。这样的人倾向于回避人多场合,减少别人对自已的关注,长期会导致社交恐惧。

3.性格原因。具有社交恐惧的人往往性格内向,自尊心较强,敏感 多疑,追求完美,对自己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接纳,遇到心理挫 折往往倾向于内归因。如将遭遇别人的嘲笑归因为自己的无能,而不是归因为别人的道德品质问题。

4.成长环境。社恐人士很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,或者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人,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,导致不敢去和其他人正常的交流交往。又或者是性格上逐渐变得内向,已经失去了良好交往沟通的能力,也没有这种习惯,所以面对他人的示好和交往时,会表现出抗拒和不习惯。

5.不合理认知。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偏差往往表现为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 缺点,对自己的优点认识不足,而对缺点加以放大。

6.缺少人际交往技巧。具有社交恐惧的人往往缺少人际交往技巧,一旦交往失败,会对自信心造成更大的打击,更加恐惧和回避交往。

7.遗传原因。很多人可能想不到,社交焦虑其实有遗传。虽然说,爸妈有社交焦虑不代表孩子一定会有社交焦虑。但一般来说,如果一个人有社交焦虑症,ta的家族中也会有多个社交焦虑症亲属。

图片


图片

Part06
“社恐”的应对措施
图片

1.拒绝聚光灯效应。所谓聚光灯效应,就是人们过于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,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。这是很多社恐人事的认知误区,总认为你的表现会被很多人关注,其实,周围人根本没有关注你,也不会因为你的表现对你评头论足,那都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。换句话说,别人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关注你,是我们自己对外在的关注过于在意,导致变得焦虑。

2.提升自信。“社恐”人的自愈之路可以搭配正念疗法,牟晓东说:“社恐人可以经常冥想,多告诉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交活动,进而拥有更积极的情绪。”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舞台焦点,越害怕别人注意到自己,那么我们就会放大自己的行为。自我价值不等于外部认可,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优势;认可自己才是走出社交怪圈的第一步。提升自信也可以进行对镜练习,早起对着镜子说鼓励的话,给自己“加满”正能量,有自信的人说话更有底气,“今天你也好棒呀”。

3.增强钝感力。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社交场所中经常用放大镜观察自己,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度在意,而事实上,在遇到我们喜欢的人或东西,只要我们战胜一点社恐心态,那么多次后,就会逐渐打败社恐这只小怪物。尝试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,这样你能减少自我关注时带来的紧张感。

4.直面恐惧。程度较轻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尝试脱敏治疗,也就是主动去靠近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情境。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,对社交情境的回避意味着患者永远无法脱离恐惧。也就是说,如果想消除对社交情境的恐惧,就应该先靠近恐惧。

5.记录你的负面情绪。焦虑,大多源自恐惧。但其实,恐惧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,然后躲避-被支配-无止境纠结。每当我开始琢磨别人对我的看法,还没开始任务就预想会搞砸,我就会把这些记录下来,并思考最坏的结果。这样就知道自己焦虑的根源在哪里,应该在哪些方面花心思,立即行动。

6.写成功日记。今天做的哪件事让自己感到满意,今天的哪件事让自己收获成长,写成功日记可以慢慢树立信心,正向驱动完成自我提升,成功日记就是把完成的,大事小事都列出来,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走了很长的路,做了很多很棒的事。

7.学会自洽。有句话说得很到位,人生就是自圆其说,不拧巴。在社交恐惧症人群眼中,他们也迫于改变自己,强迫自己社交,硬逼自己“谈笑风生",结果感受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挫败感,更加惧怕社交。一个人若是盯着自己的黑洞,只会越活越痛苦。不放过自己,是痛苦的根源;选择和解,才是快乐的关键。试试放下心理负担,和内心的自己对话。

8.孤独一些也没啥不好。其实很多时候,人际交往,人情往来的复杂多变,每个人都有想逃离的累觉不爱的社交场合。如果“社恐”并没有严重到已经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,只是因为对人际交往产生了疲惫感,那就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变成一个“热情好客”的人。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绝对正确,遵循自己的节奏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就好。

9.积极治疗。如果你“社恐”比较严重,自己无法摆脱,请积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,或者到医院精神科进行诊断治疗。经过治疗,社交焦虑症大部分能够得到缓解或治好。

图片

图片

《人民日报》曾评论道: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,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。但保持怎样的社交距离,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。人生不是非对即错的答卷,只有适合自己,才是最智慧的活法。从现在起,坦然面对生活,不在合群中消耗,笃定而清醒。


分享到: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本站由免费云加速(FreeCDN)提供网站加速和攻击防御服务

Copyright C 2014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学生兼职网 鲁ICP备2023002103号-5

地址: EMAIL:

Powered by 大学生兼职网

用微信扫一扫